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,黄包车前身叫“东洋车”,又称人力车,约1870年创制。同治12年(1873年),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,拟从日本购进,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,要求“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”,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。
中国Zui的古代马车自然是1980年出土的秦始皇陵的铜马车,两轮车,秦始皇千古一帝,难道那时没有发明四轮车?错,你太低估古人的智力了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,就已经有了四轮马车,那么为什么秦始皇陵出土的是两轮车呢?不能说两轮车比四轮车象征着更高的地位吧?原因都不在这里。原因主要有三:
第一点:地理因素。我国地域辽阔,众多地形错综复杂,且不说在战场上作战,用四轮马车会导致无法灵活的转弯,Zui主要还是后车轮极有可能会卡在凹凸不平的地面,看似稳定的四轮马车实则会影响机动性。
第二点:经济因素。我国大部分都是汉族,属于世代相传的农耕民族,马在草场肥沃的地方能够很好地成长从而为人们所用,而我国游牧民族也很多,相比汉族的庞大数量也是杯水车薪,马匹在中原地带是十分昂贵的,且饲养马匹的费用也是十分高昂,而二轮马车相比于四轮马车、六轮马车等要节省马匹的数量,二轮马车占主导地位。
Zui后:技术因素,我国确实有着四轮马车,六轮、八轮甚至二十轮马车,对,二十轮马车,南北朝的侯景发明的,还是没有动摇二轮马车的地位,因为实在是不好转弯。古代是有二十轮马车,没有铁轨啊,转弯确实是个可以说很庞大的工作了,多轮马车仅仅能起到一个象征作用,在实用性和灵活性方面都远不如二轮马车。直到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,欧洲的先进技术流入中国,我国的二轮马车才逐渐被淘汰。
人力车有很多种,比如架子车、自行车等,只要以人力驱动的都叫人力车,黄包车是其中一种。黄包车,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,为引人注目,招徕生意,车身涂黄漆,故名黄包车。
随着人力手拉黄包车的逐步淘汰,现今在社会上流动Zui多的就是人力三轮黄包车,以人力脚踩为动力,这样比以前拉黄包车的更为省力,其速度也有一定改善。
“黄包车代表着一种传统,看上去古朴,乘坐方便,对景区尤其是西湖等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景区来说,是种蛮适合的交通工具。在日本,很多景区就有这种黄包车存在,秩序井然。事情是件好事情,但要出现好效果,关键还是管理要到位,要避免出现乱哄哄的情况。要设计好黄包车的旅游线路、驻停站点,收费价格和车身样式要统一,黄包车夫的着装也要经过专门设计;黄包车夫的上岗应该要经过培训,规范营运,避免出现为抢生意半途乱拉客的情况。如果有了良好的游览秩序,那投入黄包车对景区来说肯定是有益的。
民国初年,黄包车已风靡京、津、沪、汉等大都市。武进县于民国六年(1917年)筹建人力车公司,民国七年第一家人力车公司合兴赁代所开始营业。至民国十五年(1926年)已有中合兴、北合兴、老合兴等3家,另有快利一家未列入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西门通新闸、北门通龙虎塘、南门通湖塘桥等处公路告竣,城区内有些街道拓宽,于是人力车通行范围大为扩展,人力车公司又有发展。民国十七年后,相继开有福利、先后、利民、顺记、安泰等人力车行。
至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一月,全县甲等人力车30辆,乙等人力车570辆。至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六月,本邑车行有合兴、快利、捷程等20余家,出租黄包车黄750辆。至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抗战前未变。在此期间人力车夫已有2000余人,人(车夫)多于车近3倍。虽人力车一再限制发展,但从业求车者无法控制。沦陷期间,仍有黄包车营业,敌伪新贵凭借势力,劫得老车商车辆为己有,成为新车商。工人亦有购车自营者。
民国二十年(1931年)奔牛也曾开办人力车行,有少量黄包车。县城至周围集镇通黄包车的已有龙虎塘、湖塘桥、白家桥。乡镇除奔牛外,无此行业。由于下乡都是长途,黄包车夫拉车奔跑不胜劳累,故黄包车在本县40余年历史,来乡镇者不常见。客运三轮车,为黄包车与自行车的结合体,容坐二客,驾车者脚踏行驶,较黄包车拉行奔跑减体力不少。解放前夕常州城里有鸣凰人自备三轮车三五辆,纳入黄包车行业经营。
现在一提到人力三轮车,不同年代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记忆。在现在的生活当中,人力三轮车已然变成一种具有怀旧意义的旅游观光工具,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统。想要体验这种亲近自然的交通工具,只有到一些旅游青睐的小巷了。只是现今穿梭在胡同巷子里的人力三轮车,已然不是当年人们为了方便出行而乘坐的交通工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