纺线是古代甚至近代很多女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一根纺线,一台纺车,就是那时一个妇女一天的工作内容。纺线这个活需要耐心细致,否则很容易出乱子。
纺线有几道工序:把棉花均匀地撕成比手掌大一些的"薄片",用一根筷子东西把撕好的棉花搓成棉花条,先用左手将细棍放在棉花上边,右手轻轻一搓,棉花就乖乖地缠在细棍上面,再把细棍从中抽出来,形成了一根空心的棉花条。等积攒得多一些,就用其中一根把它们捆起来,这样不致于零乱。棉花条总是要多做一些,堆积在一个纸箱里,免得纺线时"供不应求"。
随着有节奏的嗡嗡声,手里的线拉长后又慢慢顺下来,就这样拉上落下,周而复始,不大一会,一轴线就缠纺完了,形成了一个中间粗两头细的线穗。取下线穗,又开始拿起一根棉花条,转动摇柄,不厌其烦地继续拉上落下,开始下一轮的劳作。纺线的人似乎并不感到纺线动作的单调和乏味,有时还随着动作的快慢有节奏地哼着四二拍的歌,与那纺车的嗡嗡声合成一首美妙的乐曲,那轻声的吟唱,让我感受到了在那艰苦的年代,中国女性的乐观、隐忍、坚强地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,看到了一个中国女性,一个母亲的伟大缩影。
纺线人物雕塑是民俗文化人物雕塑中的一个品类,生动的展现了一个纺线的女性在工作时的状态。中国的民俗文化数不胜数,我们需要铭记这些历史,通过雕塑的形式展现出来,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