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族(西里尔字母: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),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,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,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。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,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。
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(今额尔古纳河)东岸一带。13世纪初,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,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。
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,以畜牧为生计。过着“逐水草而居”的游牧生活,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,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。
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,音乐、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。《蒙古秘史》、《蒙古黄金史》、《蒙古源流》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,其中《蒙古秘史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。英雄史诗《江格尔》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。
蒙古族自称“蒙古”,意为“永恒之火”,别称“马背民族”。 [18] 在古代蒙古语中,“蒙古”这个词是“质朴”的意思。也有人认为“蒙古”的原意是“天族”。“蒙古”这一名称是“忙豁勒”的音变,较早记载于唐代《旧唐书》和宋代《契丹国志》,即新、旧《唐书》中的“蒙兀室韦”。
“蒙兀”是“蒙古”一词早的汉文译名,始见唐代。 后来又有“蒙骨”、“朦骨”、“萌骨子”、“盲骨子”、“萌骨”、“萌古” 等许多同音译名。“蒙古”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