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来,渔民的生活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个“鱼”字。渔民在吃鱼、食海鲜中所体现的习俗,真可谓五花八门。现在有不少鱼和海鲜的吃法,就是由古传今。当时海边人家食鱼,Zui喜欢的还是用烩法,不仅制作更为精细,添以佐料。
鱼乍。鱼,其实就是现今的醉鱼。先将鱼肉切成薄片,在醉鱼的坛或甏内撒入盐、香料,浇以酒,一层鱼片一层佐料,待鱼片层层叠满后密封坛口或甏口,置月余或二三月即可食之。制食鱼益,古今皆颇盛行。剖晒鱼卷,春秋时代就已开始。《吴地记》载,吴王在海上作战时曾令兵上大量捕捉石首鱼充军食,吃剩剖晒后带回。“吴 王归,思海中所食鱼,问所余,所司云:‘并曝干’。
鱼羹,是渔家海鲜饮食中一.大风味食品。鱼、蟹之肉,皆可为主料做羹。有黄鱼羹、鲳鱼羹、鲈鱼羹和蟹肉羹等。正因为鱼羹是海岛渔家的家常菜肴,又比较容易显露烹饪者的技艺,从古至今,渔姑、渔嫂总是把做鱼羹和织渔一样,作为自己必须要掌握的手干’。王索之,其味美,因书美下着鱼,是为鲞字”。
渔家新媳妇在夫家,脱去新嫁衣,就要为公婆做一顿鱼羹。要是谁家的新娘子鱼羹做得好,很快就会传遍渔村,受到渔家乡亲的赞扬和尊重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鱼羹成为岛民一-道美味佳肴。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婚嫁喜宴,都有一道精制的鱼羹。鱼粥、鱼饭,也是海鲜风味美食。制作鱼粥和鱼饭,一般选用新鲜带鱼。冬季带鱼汛,每逢头水带鱼上市或到冬至节时,东海一带淮岛上的渔户人家,总喜欢做满满一锅带鱼粥或带鱼饭,让家人尽情品尝。
“批”下鱼肉,放进煮得八成熟的粥锅或饭锅,再加入些许葱花或青菜,这样,雪白的米粥,晶莹的鱼肉,还有葱香,异香醉人,令你食后永世难忘。 “鱼打冻"和年年有余(鱼)。每逢年三十,渔岛上家家户户的食橱里,都有数碗或十数碗打成冻状的鲜鱼,这是渔家所特有的一种海鲜饮食风俗,叫“年年有鱼(余)”。
在日岁、新年相交替的除夕之夜,每户渔家都要红烧一 锅鲜黄鱼、鲜鱼免鱼或鲜带鱼,盛满碗,-碗--碗存放于食橱中,由于春节前后海岛上气温较低,碗中鱼都会结冻,数天内不会变质,将上年留下的鱼,新年中-一碗一-碗慢慢地吃,寓有“年年有鱼(余)”之意,寄托了渔家人企盼年年丰收的美好愿望。
海上渔民一生以酒为伴,这是渔民生活风俗之共性。但苏沪闽渔民喜喝白酒;舟山列岛的渔民爱喝黄酒,渔民俗呼老酒。渔民喝老酒,有许多名堂,体现出独特的俗趣。喝祭海神酒。 祭海神酒又分为开洋酒、谢洋酒。每逢春汛、夏汛、秋汛和冬汛的第一天出海之前,渔家总要聚集港湾滩头,举行祭海神仪式,以酒、鱼和三牲供奉。祭海神仪式结束后,渔民就在海滩_上大碗大碗地饮酒,以壮开洋征海之行色,以求一-汛之丰收,此为开洋酒。
而谢洋酒,则是渔民为庆贺一一个淮汛的丰收,也为感谢海神的护佑,在海滩举行祭海神仪式。比仪式后,渔民将船抬上岸搁置安全处,开怀畅饮,-一时港湾海滩上酒碗高举,酒香四溢。喝庆贺“木龙”赴水酒。即在新的渔船造好,举行祭海神、祭船官菩萨仪式之后,渔民在自己新入海的渔船上,喝的祈求吉祥、平安的喜庆酒。东海渔民有两处家,一处是海上以船为家,捕鱼人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在船上劳作,从时间观念上讲是以船为家更多;再则没有淮船,就无以养家,渔民更加爱船、敬船,将新船入海即“木龙赴水(谐音富庶)”仪式作自己的盛大节日,再贫困,此时也要置办水酒鱼肉,邀来乡亲父老和船上伙计,开怀畅饮一番,以求出海一一帆风顺,返港鱼虾满舱。
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捕鱼时间都在春秋两季。春天的鱼在冰下猫了一冬天,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,肉质鲜嫩,秋天的鱼为了准备过冬,吃得很肥,这时候的鱼吃了Zui养人,东北的冬天,却是捕鱼的黄金季节,因为低温,鱼都不怎么爱活动,吃的又肥又大,还喜欢抱团,容易咬钩,无论凿冰洞垂钓,还是拉网,收获喜人。
据史料记载,契丹国主在冬天Zui爱的娱乐,就是来到封冻的江上,用大帐围起来一块地方,把冰磨薄,跟臣子观看水下游动的鱼,在那个娱乐方式极端贫乏的年代,这种娱乐活动估计挺无聊的,以至于很难找到一幅描述当时场面的图画,当欣赏的差不多时,会有人凿破冰面,看鱼从冰下一跃而出,现捕现煮,据说这样做出来的鱼特别美味。
除此以外,打鱼和划船时,说话不能吹牛,吹牛就是说过头话,不懂的事也不能乱问,不然此行就不会一帆风顺,弄不好会一无所获。不管是冬捕还是其他时节捕鱼,下水之前,按照各自的能力,一般都会有个仪式,要是大规模的捕鱼,像查干湖冬捕时进行的祭祀是一定要有的,即表示对水神的尊敬,也希望这次能够满载而归,让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地回来。到了现代,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,我们都知道这些习俗当中的确有很多封建迷信的成分在,当你以纯粹的表演角度来看,就能从中看到很多文化上的传承,简单的捕鱼也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,你说呢?
既然是捕鱼,就少不了祭神。自古以来,因为对大自然不了解,为了每次捕鱼都能高高兴兴上班去,平平安安回家来,历代的渔民留下了非常丰富的信仰和风俗。渔民供奉水神,一般不往江河中小便,实在憋不住,就去船后的舵边,不能在船头,大一些的船上还有牌位,供的神像也不是一直不变,在海里捕鱼,就供海神娘娘,在江河,就供水神。水神有很多样貌,Zui为常见的,当然是龙,黑龙江、松花江都有跟龙有关的传说,除了龙,还有大鲤鱼,马首龙身,人首人面,八足八尾……这充分体现了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不同的宗教信仰,还有文化的差异,现在极少看到,与此有关的仪式也消失了,很是可惜,如果能够挖掘出来,可比枯燥的捕鱼好看多了。
除此以外,还有不少捕鱼时的禁忌。吃饭的时候,船老大不上桌,大家都不能吃,吃鱼的时候,船老大要先吃,把鱼的一面吃完以后,不能翻面,应该把鱼骨剔掉,再吃下面的鱼肉,吃完以后,不能把筷子横着放在碗口上,因为碗象征着礁石,筷子象征船,这样放置有船触礁的寓意,吉林松花江一带在捕鱼时不准拿鞭子,认为鞭子会把鱼赶走,图们江一带则不准戴孝的人去捕鱼的地方,不吉利,鸭绿江边则不准人背着手经过捕鱼的地方,背跟背运,不顺利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