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纺织工艺的发展,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已经出现了人力纺车,后来经过改进,还出现了由水流驱动的大纺车;直到宋元时期,纺织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在此期间相传一位人称“黄道婆”的女性发明了一种高效的纺织机械,这种纺织机械可以纺三根纱,相当于把原来的纺织效率提高了两倍,她还首创了在布匹上纺织图案纹路的方法。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进步,使得我国的纺织业繁荣起来,在民间也渐渐出现了以纺织为职业的匠人,这种匠人就被称作“纺织匠”或者“织布匠”。
织布匠的主要工作是将棉花纺织成布匹,它的工序十分复杂,多达二十多道。手工织布的第一道工序便是弹棉花,同弹花匠一样,织布匠必须掌握使用弹弓将棉花弹为棉花絮的技术,之后便需要把弹好的棉絮搓成呈细长状的棉条,这个借助一个长木杆作为工具,织布匠们将棉絮依次慢慢地卷在木杆上,并来回均匀地搓擀,使得棉条变得柔软蓬松,Zui后把木杆抽出来即可。
我国的纺织业Zui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,到汉唐时期是我国纺织品生产的极盛时期之一。从丝绸之路出土了大量实物。汉代织物出土以甘肃武威和新疆民丰为主,品种繁多,棉、毛、丝、麻俱全,织物的纹样题材丰富。当时民间织物,大量是麻葛。大宗的丝绸在官府手工业作坊生产。除官营织造外,也有少数手工业者织造丝织品销售。
唐代织物出土以甘肃敦煌、新疆吐鲁番、巴楚三处为主,其中的晕祠锦,联珠纹锦、蜡缬、绞缬、夹缬等极其精美。在伊朗(古代安息国)、意大利(古罗马帝国)以及地中海沿岸其他一些国家也发现不少我国汉、唐时期的丝绸。杭州丝绸业始于唐代。根据《杭州府志》记载,可以推测当时的丝绸业就已经相当发达。以后,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,杭州的丝绸业就与苏州和南京齐名。
丝绸之路:张骞出使西域,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——丝绸之路,从长安经河西走廊,再分为南北两道,南道是出阳关(今甘肃敦煌西南)西行,经部善(今罗布淖尔附近),沿昆仑山的北麓,经过于阗(今和田)、莎东、蒲犁(今塔什库尔干),逾葱岭,至大月氏,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(今罗马共和国),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(印度);北道是自玉门关(今敦煌西北)西行,经车师前国(今吐鲁番附近),沿天山南麓西行,经焉耆、疏勒,逾葱岭,至大宛。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、奄蔡;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、安息。纺织文化雕塑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Zui多的商品是丝绸,被称为“丝路”或“丝绸之路”。海上丝绸之路Zui远到印度半岛南端。中国的丝绸之路有3条:2条陆路,1条水路。
宋代织锦,以写生花鸟纹样题材为特色。具有雅静的风格,其组织结构较之汉唐也有改进。后世称之为宋锦,并加以仿效,作书画装帧及服饰等用。宋代的纺织丝绸图案色彩始于唐的织金丝绸又有了新的发展,织入金线之锦的品种更多,如红捻金锦等。宋代的纺织工艺品绳丝达到较高水平。松江朱克柔织的锦丝条幅”塘乳鸭图”等,闻名于世。南宋时浙江的宁波己成为与日本、朝鲜等亚洲各国进行贸易的主要港口,大量的丝织品也由此输出。元代织物以加金艺术为其体表现,“纳石失”(织金锦)是典型代表,其技术己相当发达。
黄道婆:出生于宋末元初,是我国元代的女纺织革新家。两宋时期棉花种植的情况:北宋时,棉花在两广和福建普遍种植起来;到南宋后期,植棉范围扩展到长江流域。元朝时,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,植棉技术传到北方,到元朝中后期,棉花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。植棉区的扩大,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。
元朝棉纺织业发达,松江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,那里有1000多户人家从事棉布生产。当地有一位农家妇女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,她就是黄道婆。黄道婆出生于松江乌泥泾一个贫苦农民家里,很小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,经常受公婆和丈夫打骂。她忍无可忍,毅然逃走,躲入停泊在黄埔江边的一只海船上,随船流落到海南岛。那里的黎族人民精于棉纺织技术,黄道婆在黎族姐妹的热情帮助下,很快就掌握了棉纺织技术,成业个技艺精湛的纺织能手。